认证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认证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消息】推动经济转型探索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2020-12-25 17:26:22 阅读: 来源:认证厂家

中国经历了30年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型”。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广东这块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时候,我们把“焦点”对准了东莞。

“东莞制造”曾是“中国制造”的领跑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莞外贸出口仅位居深圳、上海之后,排名全国第三。这对一个地级市来说,成绩彰显辉煌。然而,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东莞制造”上了生动的一课:一方面警醒东莞——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鞭策东莞——以迎难而上的雄心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大潮流里,谋划一次华丽转身,再为中国许多地级市提供一条可借鉴的变革之路。

东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动经济转型,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新路。

迎接挑战:结构调整优于速度增长

2010年,东莞进出口总额1213亿美元,增长28.8%,其中出口696亿美元,增长26.1%,增速均超全省水平,总量占广东省15.46%,不仅恢复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且创历史新高。“非常了不起,非常不容易!”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由衷地感叹。

东莞北接广州、南临深圳。借改革开放、广东先行一步之“天时”,凭毗邻港澳之“地利”,东莞诞生了首家对外来料加工企业,创新出“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正是这种模式创新,让“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外向型发展模式一度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东莞因此也率先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从一个无名的农业小县,一举跃升为颇具影响力的新兴城市和国际闻名的制造业加工基地,全世界需要的多种初级消费品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有统计显示,全国五分之一的服装由东莞制造;世界每10双运动鞋就有1双产自东莞,超过30%的玩具在东莞生产,每5部电脑就有1部来自东莞。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主要由“出口”拉动前进的东莞,开始受制于发展惯性与路径依赖,在创造“东莞发展模式”这个奇迹的同时,也暗藏着由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劳力紧张等问题组合而成的风险与考验。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将东莞当时所面对的发展形势概括为“双边缘化困境”,即所引进的产业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本土产业成长空间受挤压,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落后,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

与此同时,由于先发展工业,再推进城市化,工业所依赖的生活、科研、管理环境先天不足,城市功能的完善跟不上工业化的步伐,外来打工人员与户籍人口比例4:1的城市人口状况,也引发了社会治安以及相关管理的严峻挑战。

东莞,遇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2007年1月召开的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确定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即推动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转变,把东莞打造成现代制造业名城、创新创业热土、宜居生态城市、和谐幸福家园。东莞由此开始了以“转型”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历史,启动了一个谋求真正“脱胎换骨”的科学发展时代,开始在政策调控与市场力量之间寻找发展平衡点与未来空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推进“双转型”的过程中,国际金融危机于2008年突袭而来,东莞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弊端和风险表露无遗,东莞镇村级经济与出口企业更是首当其冲。30年来持续两位数增长的东莞GDP于2009年一季度史无前例地负增长2.3%,对外出口下降了25.9%。

在关键时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提出“四个忍得住”:忍得住暂时的阵痛,忍得住暂时速度的放缓,忍得住暂时收入的减少,忍得住社会的非议,确立结构调整优于速度增长的发展理念,化“危”为“机”,全力闯关经济社会“双转型”。2009年底,东莞经济最终冲出了重围,获得了稳步的复苏,GDP同比增长5.3%。2010年,东莞经济全面复苏,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GDP突破4000亿元,增速重返两位数。与此同时,三产结构、引资结构、企业结构、创新结构以及布局结构都借“机”得到了有效的优化。

经济转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东莞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城市,对外依存度曾高达200%。数据显示,在东莞1.3万多家外资企业中,90%是加工贸易企业;在东莞的工业总产值中,有86%来源于加工贸易企业。基于此,东莞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和难点来抓。

东莞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始自2006年底。2008年6月,广东省政府将东莞确定为全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要求东莞为全省工作摸索经验。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令正在进行的东莞产业转型走到十字路口:是保持眼前经济增长还是继续实施产业转型的“远景规划”?当时,东莞市委、市政府用“四个忍得住”凝聚了各方面的改革共识,持续地推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试点,并从强化企业转型意识、解决关键政策障碍、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搭建企业内销平台着手,制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东莞市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及一系列配套政策,设立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其中,最具突破性意义的就是成功摸索了一条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的路径,给全省乃至全国做出示范。

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系列政策支持下,东莞广大加工贸易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借助研发、管理、创意等现代发展要素重新开拓业务范围,从价值链低端逐步走向价值链高端。

“我们创科公司一年投入国际电动工具和户外园艺工具市场的新产品超过300款,而价格制定全部由我们主导。”创科实业有限公司总监何柏林说起这些非常自豪。创科拥有产品议价权的底气来自于公司的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从2003年开始,创科成功收购了多个欧美市场电动工具的高端知名品牌,并引进其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后,启动自主研发与生产。开始由原设备生产商(OEM)转型为设计生产商(ODM),进而发展为品牌生产商(OBM)。公司还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东莞厚街镇工业园创建大型总部企业——创科工业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计划将以前在东莞分散的7个工厂都集中在这个工业园,由此大大提高了协作生产能力。

何柏林介绍,创科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公司总营业额的2%至3%,公司在全球仅工程师就拥有1600多名。凭借超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创科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极大提高。2010年企业订单同比增加20%。年产值也比1985年增长了1000多倍。何柏林还告诉记者,创科工业园将成立“亚太研发中心”,把原来在欧美等地的80%以上的研发中心分部移至厚街镇新厂总部,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技术含量。

这就是东莞大力推崇的加工贸易转型的理想路径——由“生产”到“设计+生产”,从“生产车间”到“企业总部”的转变,以此增强企业竞争力,延长产业链。

有关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东莞已有1600多家以前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约占总数的三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生产制造产品出口占全市加工贸易出口超过60%,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内销总额增长了34.4%。与此同时,还涌现出生益科技、多宝针织、品质电子等一批傲立潮头的标杆企业。

还有两组数据更能让人探寻到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质:2009年东莞企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200亿元,工业更新改造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倍和1.5倍,总额和增速在珠三角各市名列前茅;2009年,代表着东莞创新能力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举跃升至全省第二,超过了2000年之前的总和,新增外资企业研发中心近200家。这说明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和自主创新已成为东莞经济“危”中突围的法宝。

近期,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又迎来了新的机遇。2010年11月,东莞正式成为国家确定的两个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之一,肩负着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路的使命。今年3月11日,商务部、广东省政府在京签订《共同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合作协议》,联手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而东莞在其中占有重要分量,将会获得更多先行先试的机会。

诚然,经济转型是个复杂而漫长的工程,东莞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还着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发展园区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推进“三旧”改造等,正在迎接经济转型升级的曙光。

有句话说得好:城市不升级,人不升级,产业就无法升级。深谙此道的东莞人清楚: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必须同时启动,两者互为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了城市,而城市功能的完善、人力资本的优化又构成了经济转型的有力支撑。于是,在经济转型的同时,一场宏大的“人”“城”双提升工程也在东莞大地火热进行。

在城市建设方面,东莞把路网建设作为重头戏来抓,加快完善“一环六纵六横三连”的高快速路网,大力推进镇村联网路升级改造工程,积极建设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和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着力构建“路路相通、环环相扣、城乡一体、快速安全”的现代大交通格局。目前已经基本实现10分钟上高(快)速路、全市半小时生活圈。在提升城市功能方面,除了投入巨资建设科学馆、博物馆、图书馆、玉兰大剧院等文化新城所需的硬件之外,东莞还鼓励壮大研发、会计、法律、咨询和培训等中介服务业,努力提升物流、会展、旅游、批发零售和社区服务等,以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使东莞从一个初级工业化城市向工商并举的城市形态转变。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曾坦言,东莞转型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如果不能实现人口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也将缺乏有效支撑。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东莞从政府到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本升级比产业项目升级更关键。于是,走在产业转型升级路上的东莞,也加大力度谋划“人事”文章,提升人力资本。

在东莞,有近800万外来人口,他们又被称为“新莞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在企业和工厂内工作,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2007年4月,东莞市正式启动新莞人培训工程,按照政府补贴费用、社会承办培训、部门监督实施的方式运作,专项职业能力、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每人分别补贴200元-500元不等,不足部分由个人和用人单位三七开。东莞市人力资源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0年12月,东莞市共组织新莞人参加培训41.1万人,累计核拨补贴5318.1万元。

与此同时,为帮助本地人转变观念,东莞各镇街建起了761个“村民车间”等灵活就业场所,安置了2.4万名本地人就业。为了提升本地青年的技能,东莞启动了户籍青年就业培训计划,个人只需要负担技能培训费用的十分之一,其余由政府补贴。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东莞市共组织8.9万人次户籍劳动力参加了资助性技能培训,2010年1.47万人次,市财政核拨技能培训补贴1.18亿元。此举使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本地青年走进工厂,成为东莞产业转型的有生力量,大大缓解了“民工荒”对东莞经济的制约。

招才引智是东莞谋划“人事”文章的重头戏。近年来,东莞着力提升城市“软环境”,建设园区载体来吸引人才。经过近10年建设、于近期荣升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就成为了各类高端企业和人才聚集的“洼地”。该区规划面积为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从新世纪立区以来,就按照“环境就是生产力”、“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理念建设,致力提升人文环境,并逐步完善住房、出行、教育和医疗等生活配套,赢得了大批高端企业和优秀人才的青睐。

2010年,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把公司研发部门搬到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而把工厂依旧放在高埗镇。该公司技术总监梅领亮说:“搬到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发现在高埗镇越来越难招到人了,尤其是中高级人才。”梅领亮说,在松山湖推开窗,满眼绿色,感觉非常好。搬到松山湖之后,发出招聘启事,收到的求职简历明显多了。

在发展中,东莞市密集出台的各类人才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据了解,东莞市近年来先后出台各类人才政策19项,准备投入2亿—3亿元用3—5年时间面向海内外引进50名领军人才,培养造就15至20个科技创新团队、50到100名科技领军人才和200名科技领军后备人才。

牙龈萎缩那治疗好

宜春牛皮癣医院

卵巢早衰干细胞治疗效果好不好